起名 > 百家姓 > 姓周的宝宝名字大全

姓周的宝宝名字大全

周姓专题为大家提供周姓的来源、周姓的的历史、2024周姓有多少人、周姓在百家姓中的最新排名、姓周的名人,以及向大家提供周姓的好听名字等等,让大家全方面全方位地了解周姓的相关知识。'

部首:冂

五行:金

读音: zhōu

结构:半包围结构

笔画:8

部外笔画:5

笔顺:撇、横折钩、横、竖、横、竖、横折、横

起源

周姓主要源自:姬姓。

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周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姬姓,台湾土著族、瑶族、东乡族、彝族、布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保安族、黎族、壮族、羌族、朝鲜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当代周姓的人口已达2400多万,为全国第九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02%。在全国的分布:湖南、四川、江苏、湖北四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总人口的10%,为周姓第一大省。

姓氏源流

源于周昌

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时期。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源于姬姓

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姬昌。黄帝的后代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

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源于少数民族

①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周摇(约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②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③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源于其他姓氏

一是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唐朝末年,苏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苏益的六代孙居住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财产没官,族人还受元朝官军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迁移入台湾新竹县。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的子孙改姓周。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见浚,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1477年)就藩长沙。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死后无嗣,吉端二子又袭封。明朝亡后,袭封的吉王逃往广东,死于缅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铤(yan延),封长沙郡王。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一直姓周。

周朝时期的迁徙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一度成为巨族。

战国秦汉时期的迁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迁于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且以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的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秦代的郡县制、汉代的郡国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机会。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两汉时期,河南、山东一带,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隋朝大业五年(609年),600年间,河南人口约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迁徙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三封,此后出现了周浚。周颤,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

隋唐至宋时期的迁徙

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规模发展,唐末五代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逼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唐宋战乱,中原周姓南迁闽浙粤。

当代分布

周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周姓人口

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四川中部和江苏东南部和上海,每平方公里的周姓人口达到10人以上,最高可达到14人以上;其次在四川大部、贵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安徽、山东东南、江苏北部、浙江大部,每平方公里的周姓人口达到6—10人。密度最高的(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2.7%,周姓人口大约915万;2—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6.4%,周姓人口大约1336万;不足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0.9%,周姓人口大约293万。

周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周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周姓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中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周姓在沿长江的西部和中部,即四川、贵州、湖南地区,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2.8%以上,有的达到4.2%以上;而在长江的下游地区周姓在人群中的频率一般在2.1%以上,江苏南部和上海地区达到2.8%以上。以上的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8%。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华北、陕甘宁、闽台、海南、两广等地区,周姓分布频率在0.7%—2.1%,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0.5%。其余地区周姓人口比较少,周姓分布频率不足0.7%,周姓分布的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7.7%。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长安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武功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以东。

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

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城。

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庐江西南。

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泰安东南。周氏寻根淮南郡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

永安郡: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光山西)。

河间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

临汝郡: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

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清河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江陵郡:治所在江陵县(今属湖北)。

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昭州郡:治所在今广西平乐西。

爱莲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揭示: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香远溢清,亭亭净植;莲,花之 君子者也。据此,周姓人起用堂号“爱莲堂”。

其他堂号

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叙伦、笃祐、笃亲堂等。

一、zhōu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几遍全国各地。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淄博,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藏、苗、瑶、彝、鲜、壮、黎、傣、水、土家、锡伯、布依、纳西、仫佬、布依、布朗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河图运录法》注云:“黄帝将有周昌。”当为周姓之始。

2、又据《逸周书》注云:“商太史有周任。”似应另有所出。郑樵疑其食采于周,而以邑为氏。

3、或系出姬姓,而支脉有别。郑樵注云:“姬姓。黄帝之苗裔后稷弃之后。有邰氏曰姜原,为帝喾元妃。出见巨人迹,践之而孕,期月生稷。初以为不祥而弃之,故名曰‘弃’。好种艺。尧闻之举为农师,舜封(之)于邰,号曰‘后稷’。邰,今武功县斄城是也(按:故址当在今陕西武功县南八里)。邰之总名曰‘周’,故国号周……至文王始伯诸候。武王光有天下,追封古公、季历、文王为王。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在永兴鄠县东南。”(按:鄠县,即今陕西户县。)镐在丰之东二十里(按:镐,音hào,后称“镐京”,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昭王之时,王纲不振,乃南巡狩,卒于江上;穆王得八骏,西巡于昆仑之邱,以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厉王无道,国人畔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八年立厉王之太子靖,是为宣王。周室中兴。其子幽王,为褒姒蛊惑,欲立其伯服而废申后太子宜咎。宜咎奔申。申侯与犬戎攻周杀幽王于戏。晋文侯与郑武公迎宜咎于申而立之,是为平王。后居东都王城,今西京河南县是也(按:在今河南洛阳县西五里),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敬王又迁成周,今洛阳县也。(按:成周,即洛阳故城,今河南洛阳县东北二十里)。敬王三十九年,获麟之岁也。敬王四十一年,“春秋”终。元王以下十有二世,二百二十一年。赧王为秦所灭,出为庶人,百姓号曰“周家”,因为氏。又,平王之子别封汝南者,亦为周氏。见志犹详(按:“见”当“县”之误);又有周公黑肩之后,世为周卿士,其后或亦以周为氏。以上虽同出于姬姓,而支派有三。

4、郑樵又注:“代北复姓有贺鲁氏,改为周氏。”

5、又注:“魏献帝次兄普氏改为周氏。”

6、《姓氏考略》注引《周书》云:“周瑶初姓普屯,后改姓周。”

7、或为姬姓所改。郑樵注称:“唐先天中,避明皇嫌名,改为周氏。”唐明皇李隆基,“基”、“姬”同音,避讳而改。

8、或为暨姓所改。郑樵又注:“(唐)上元中暨佐有(按:有,《姓氏考略》引作‘时’)准制改为周氏。”

9、《姓氏考略》注云。“梁赐成汭为周氏。”(按:汭本唐青州人,故此“梁”当指五代时梁)。

10、或为喜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元·有故改氏》载:“元喜同,河西人,以周为氏。”

11、今苗族之周姓,据《中国人的姓名·苗族》载:清代造册登记,依名取姓。有名“别”,意为“猪”。当地语音猪、周近似,遂以周为姓。春秋时晋有周舍;汉代有周勃;三国时吴有周瑜;晋代有周处;唐代有周兴;宋代有周邦彦;明代有周顺昌;当代有周恩来。

二、

周姓分布: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在中国占第5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它地区要高。

周姓起源:

1、黄帝之臣周昌,见《河图运绿法》,当为周氏之始。

2、商时太史周任,见《逸周书》。或其后有周氏。

3、系自姬姓。黄帝苗裔后稷之后,殷时古公亶父自邠(故城在今陕西郴县)迁岐(故城在今陕西岐山北),始定国号为周,传至周武王,遂有天下,都镐(故城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18里)。其后子孙以国为氏。又,秦灭周,周赧王黜为庶人,百姓称之周家,因氏。又,周公黑肩之后,世为周卿士,亦以周为氏。

4、北魏时改贺鲁氏为周氏,见《魏书·官氏志》。

5、北魏时献文帝次兄普氏后改为周氏,见《魏书·官氏志》。

6、唐时周赧王之裔姬姓,为避明皇嫌名,遂改为周氏。

7、唐上元年中暨姓改为周氏。

8、五代十国时梁赐青州人荆南留后成汭姓周。

9、犹太人之裔有周姓。

10、金时女真人傲国氏,汉姓为周。

11、清云南普洱府威远厅猛班土把总为周氏,傣族。

12、清云南潞江驿土驿丞为周氏,系白族。

13、清岭夷江地夷人头目于嘉庆十三年归附,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牛跌蛮姓周。

14、清贵州贵阳府土司周姓,始姓于明朝。

15、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

周姓名人:

周仁,汉时汝南侯。

郡望:汝南、庐江、寻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

其他:

①日本侵占台湾时,台湾周姓曾被迫改用武冈、武光、吉田、吉本、吉冈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即恢复周姓。 ②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使用日本姓秋野,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废日本姓,重新选用汉姓周。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02018年102014年9
2013年102007年102006年9
1995年81987年91982年10
明朝9元朝10宋朝30
北宋5

周姓好听名字推荐

周若滢 周鸿燚 周馨宁 周欣晨 周雪荣 周睿哲 周天若 周铭雅 周彦哲 周铭皓 周欣贤 周梦辉 周佳晨 周骏逸 周熙恩 周梓滢 周澄泓 周梓欣 周昱欣 周泽一 周意钧 周意然 周明鹏 周婉妍 周之薇 周林璞 周芊蕴 周竹清 周鑫妤 周梓菲 周欣健 周恒熙 周明君 周悠然 周乐苡 周美梦 周永沐 周云兰 周家航 周云飞 周庭婕 周静玥 周润柏 周琪峻 周文豪 周寅泽 周晓康 周彦佳 周浩琪 周健伟 周禹芯 周霖希 周华柔 周芊宇 周奕帆 周艺暄 周艺彤 周小然 周雪慧 周清芷 周勇铮 周诗瑜 周欣雪 周文景 周南青 周忆彤 周煜萱 周涵月 周姝宜 周志锦 周诗妙 周梓逸 周瑞希 周义洋 周安琛 周钰萱 周心诺 周瑾汐 周圣晗 周瑜宸 周慕煕 周乐辉 周芷芸 周相航 周熙雅 周芯娅 周和泽 周思妍 周泽韵 周菁华 周凡愉 周希子 周楚滢 周沐哲 周其明 周梦茹 周瑾煊 周歆涵 周媛瑜 周云帆 周嘉忆 周兴琼 周熙畅 周新翰 周梓锦 周芷妤 周瀚勋 周宸西 周涵雪 周俊品 周琼诺 周倩波 周文琰 周夏嫣 周子茗 周新蕊 周沛熙 周诗甯 周圣宣 周知恩 周天和 周治安 周峻熠 周乐毅 周永成 周仲琳 周赫明 周亦轩 周弘怡 周文霖 周源铄 周小东 周雨薇 周柏毅 周林云 周俊亦 周冠铭 周欣羽 周靖婷 周煜晖 周雨榕 周茗涵 周轩冰 周琳珊 周栩妍 周铭悦 周瑞城 周铭柯 周伊瑶 周楷铎 周玮宸 周柏江 周思蕊 周锦凡 周锦辉 周牧彤 周菁越 周涵静 周世伦 周凤珍 周虞蝶 周靓桦 周梓桦 周雅涵 周弈博 周吉丽 周泓锦 周禹润 周云玺 周曼妮 周宸仲 周森瑛 周盈羽 周伟然 周煦航 周希航 周俊安 周玲玉 周小淼 周弈晨 周铭九 周婧涵 周伯正 周亦汐 周奕珂 周可羽 周煦承 周熙晗 周凯妮 周方皓 周玖娅 周小程 周新朝 周嘉蓓 周意涵 周杏洁 周锦芯 周永伟 周钧乐 周金慧 周淼婷 周恒聪 周仕明 周泽承 周亚琪 周灏玥 周楠程 周岐琛 周佳伊 周兴辉 周楚淳 周绮萱 周炜伦 周佑臻 周驰森 周宸祎 周文翊 周恒晟 周楷尧 周雅楠 周俊昊 周晓曦 周琪瑾 周雅琦 周容宇 周景源 周金丹 周易俊 周恩远 周克迪 周锐达 周梦夕 周依晔 周艺潇 周婧舒 周煜钧 周家文 周冉晴 周奕诺 周昱璘 周恩旭 周翊雯 周译之 周诚浩 周明鑫

本站已经为731,010个宝宝起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