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 百家姓 > 姓郎的宝宝名字大全

姓郎的宝宝名字大全

郎姓专题为大家提供郎姓的来源、郎姓的的历史、2024郎姓有多少人、郎姓在百家姓中的最新排名、姓郎的名人,以及向大家提供郎姓的好听名字等等,让大家全方面全方位地了解郎姓的相关知识。'

部首:阝

五行:火

读音: láng làng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8

部外笔画:6

笔顺: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部首:阝

读音: láng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9

部外笔画:6

笔顺: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横折折折、竖

起源

郎姓主要源自:姬姓。

郎姓,中国姓氏之一。来源有三:出自姬姓,出自南匈奴,出自钮祜禄氏,出自满族。郎姓名人有郎朗、郎咸平、郎昆、郎永淳、郎平等。

郎(Láng)姓源出有:

郎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为春秋时鲁国大夫、鲁懿公的孙子费伯之后,以地为氏氏。据史籍《元和姓纂》上记载,春秋初年,鲁懿公姬戏有个孙子叫费伯,为鲁国上大夫,他在周平王姬宜臼四十九年(鲁隐公姬息姑元年,公元前722年)农历四月私自占据了郎城(今山东鱼台县),以其为自己家族的食邑,这在史书《春秋》中有记载:“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当时,鲁隐公也莫可奈何,默认了这个事实。在费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所据邑名为姓氏者,称郎氏;也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费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从这段史籍记载中,人们可以看出“费、郎一家”的历史渊源,该支郎、费二氏同宗同源,因此有“郎费不婚”之说。

郎姓起源二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郎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郎氏的一支,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的郎氏部落。汉元帝刘奭初元元

年(公元前48年),匈奴民族内部因权利之争而发生大规模的分裂,分成北、南两支匈奴部族,其中的南匈奴部随其可汗呼韩邪单于(稽候珊)归附于西汉王朝。

其后,南匈奴被汉王朝分化,郎氏部落内迁中原,逐渐汉化,族人中有以原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者,称郎氏,世代相传至今。

郎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郎中,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郎中,亦称廊中、郎官,是皇宫中负责守卫宫殿左右廊庑而命名,最早始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沿置,最高军政长官为郎中令,西汉时期为九卿之一,也是天子近侍之一。在秦、汉时期,官秩达两千石以上者方可任“郎”。郎中还负责掌管车骑、门户,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在最初分为车郎、户郎、骑郎三类,各类的长官称“郎中将”,其后各类逐渐泯同,最后改为光禄勋。东汉时期,郎中由具有孝廉才智者入尚书中台,在皇帝左右协助处理政务,职满一年称“尚书郎”,满三年以上者称“侍郎”。到了晋朝至南北朝时期,郎中为尚书曹司的最高行政长官。到唐朝以后,郎中之职逐渐由尚书分曹理事,分为六部,各部均设“侍郎”之职,为各部尚书的辅佐之官,就是各司、局的长官,一直沿用至民国初期,如同今日各部中各司局长。

在郎中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郎中氏,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郎氏,世代相传至今。

郎姓起源四

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纽祜禄氏(女奚烈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吉林通志》记载:

1.满族纽祜禄氏,亦称钮赫氏,满语为Niohe Hala,其冠用汉姓的最初时间,据其《郎氏族谱》记载为清朝清乾隆年间。郎氏,是由纽祜禄氏满语汉译为“狼”,进而演变为郎氏。这一姓氏是满语的汉译姓氏。纽祜禄,原系满语地名,因以为氏。氏族居住在长白山、英额等地方。在清朝时期,纽祜禄氏部落的氏族成员“仕官难以枚举”,清王朝开国元勋额亦都,即是纽祜禄氏的氏族成员。纽祜禄氏宗族,是先期进入苏子河、浑河流域的建州女真氏族,他们在元末明初之际,由原始居住地黑龙江、松花江中下游,历经三次大规模的迁徙而来到佛阿拉地区(今辽宁新宾)。其中,史料记载中的长白山地区仅是他们氏族在南迁中的一处中间居住地。在金国时期,纽祜禄氏的姓氏被史书记载为女奚烈氏,据史籍《金史》记载:“女奚烈曰郎”,即女真语汉译为郎氏。在清朝官修史料《满洲源流考》中记有:“纽祜禄氏旧作女奚烈氏。”今日满族郎氏的姓氏,在历史上并没有像其他女真氏族姓氏那样发生过诸多的变化,而是自金国时期起即汉译为郎氏。远在金国时期,女奚烈氏在官修史料中即有记载,如“女奚烈斡出,仕至植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于金胜堡”。另外,“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里改门,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克人也”。由于女奚烈宗族庞大,金国朝廷对女奚烈宗族组建的弟子军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辽东满族郎氏,由金、元至今,只有女奚烈氏在明朝初期即演变为纽祜禄氏,清朝中叶以后,由纽祜禄氏汉译冠姓,汉化为郎氏这一汉姓。

2.满族拉库勒氏,亦称喇库勒氏、兰库拉氏,满语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龙江牡丹江穆棱林区),后多冠汉姓为郎氏、兰氏等。

3.满族郎佳氏,满语为Langgiya Hala,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后多冠汉姓为郎氏。

4.满族钮赫氏,满语为Niohe Hala,汉义“狼”,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姓氏“粘割”,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郎氏、钮氏等。

5.满族钮赫哷氏,满语为Niohere Hala,汉义“狈”,世居沙济(今辽宁新宾)、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英额(今辽宁清原英额门)、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郎氏、钮氏。

6.满族钮胡勒氏,满语为Niohule Hala,据史籍记载,源于濊貊族后裔氏,明朝时期称兀良哈氏,世居东海浑春(今吉林珲春),后多冠汉姓为郎氏。

7.满族钮呼特氏,满语为Niohut Hala,源于濊貊族后裔,明朝时期称兀良哈氏,世居浑春库雅拉(今以图们江为中心的日本海沿海北至绥分河,南至朝鲜咸镜道镜城地区)、汪钦(今吉林汪清)、浑春(今吉林珲春),后多冠汉姓为郎氏、钮氏等。

郎姓起源五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苗族、侗族、佤族、裕固族、拉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郎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郎氏,世代相传至今。

郎姓起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唐朝以后西藏地区官吏郎仔辖,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郎仔辖,是唐朝以后西藏地区藏族官员的称谓,在藏语中,“郎仔”就是道路,郎仔辖就是负责管理道路的官员,相当于今天的地方交通管理局局长,此官职称谓一直沿用至民国后期。

在郎仔辖的后裔子孙中,多世代沿袭其官职称谓,并以之为姓氏,后汉化省文简改为单姓郎氏,世代相传至今。

郎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8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33位。郎是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郎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郎不但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中国姓氏,而且其始祖是出自具有光辉历史的春秋鲁国,是曾经“制礼作乐”,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贡献的周公后裔,当然,更毫无疑问是组成中华民族的黄帝子孙之一。关于郎姓的姓源,据《姓纂》上面记载:“鲁懿公孙费伯城郎,因居之,子孙氏焉。”郎姓起源于姬姓。周朝时,鲁国国君鲁懿公的孙子费伯,曾率部驻扎在郎(今山东省鱼台东北),后来驻扎时间久了,费伯的族人就有许多留在了郎地,并且以“郎”为姓。因此郎姓是鲁国国君的后裔。由于鲁国国君是周朝王室后裔,因此,郎姓起源于姬姓。历史上少数民族南匈奴也有人改姓为“郎”。这一个传自3000年前周公旦的姓氏,跟其他姬姓后裔比较起来,后来繁衍不算很广,所以历来的郎姓人士也并不十分多见。我国江西的磁器,为古今中外所闻名,其中以康熙年间的郎窑,最为珍贵。而郎窑是由当时的江西巡抚郎廷佐所造。郎姓望出中山郡(汉高祖置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县一带)、魏郡(汉高祖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中山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国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赧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魏郡:秦、汉之际刘邦置郡,亦称魏国郡,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其时辖地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国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内黄县、临漳县、浚县、河北省大名县、魏县、成安县、山东省冠县之间一带地区。北周末年迁治到安阳。隋朝时期改为相州魏郡。唐朝时期改为为相州邺郡(今河南安阳),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中山堂:以望立堂。

魏国堂:以望立堂,亦称魏郡堂、临漳堂。

松竹堂

一、láng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阜平,山东之龙口、平邑,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邱北、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傈僳、阿昌、裕固、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鲁懿公孙费伯城郎,因以居之,子孙遂以为氏。”郎,鲁邑名。其地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北八十里。此以邑为氏。望出魏郡、北海。

2、《姓氏考略》注云:“南匈奴亦有郎氏。”

3、清代满族之郎佳氏、钮祜禄氏等或改为单姓“郎”。郎佳,乃取其首音谐以汉姓“郎”而得;“钮祜禄”,汉意为‘狼’,遂取‘狼”之音谐以汉姓“郎”而为单姓。

4、阿昌族之郎姓分布於云南之潞西,与梁、曩、同姓。阿昌语称作“喇炸”。

5、裕固族之郎姓由乌郎氏所改。乌郎,或称阿郎,本户族名,以为氏。后或取wūláng之尾音láng谐汉字“郎”而为单姓。

6、柯尔克孜族之郎姓分布於黑龙江之富裕县,本为部落名,以为姓。汉代有郎宗,安丘人,术士;唐代有郎士元,定州人;清人有郎葆辰,安吉人;又有郎世宁,乃意大利画师,留居中国,遂取汉姓“郎”为姓。

二、

郎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四川、贵州等省多此姓,二省郎姓约占全国汉族郎姓人口68%。

郎姓起源:

1、系自姬姓。鲁懿公之孙费伯帅师城郎(故城在今山东兖州西北)、因居之,子孙氏焉。

2、汉时匈奴人有郎姓。

3、金时女真人姓女奚烈氏,汉姓为郎。

4、柯尔克孜族博勒特尔氏,汉姓为郎。

5、清满洲人姓。世居三堡。又,清满洲八旗姓纽祜禄氏、郎佳氏等后均改为郎氏。

6、裕固族乌郎氏,后改为郎氏。

7、布依、阿昌、纳西、回、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郎姓名人:

郎宗,东汉安丘人,官吴令。

郡望:中山、魏郡、北海。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182018年2014年
2013年2422007年2006年231
1995年2091987年2331982年346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48

郎姓好听名字推荐

郎宥安 郎宇横 郎博伟 郎昊然 郎润舒 郎琴晨 郎池沫 郎煜柳 郎涣茹 郎又士 郎予畅 郎一燕 郎涵沐 郎子衿 郎欣怡 郎依涵 郎稷沐 郎艺多 郎政林 郎晏虎 郎家靖 郎浩然 郎弈臻 郎壹婷 郎博文 郎启飞 郎致远 郎士博 郎睿鑫 郎淼丞 郎永梅 郎楷祥 郎德恭 郎旻桥 郎玉霞 郎舒言 郎昕洲 郎俊宥 郎智宇 郎晓彬 郎满昔 郎铠源 郎宥淇 郎千橙 郎梓齐 郎起源 郎亦辰 郎津依 郎煊媛 郎景烁 郎恩彤 郎韵屹 郎仟研 郎悠刚 郎晨清 郎润正 郎晓音 郎相树 郎天翔 郎琳雅 郎睿晨 郎海菁 郎千越 郎泽铭 郎语希 郎颜生 郎书婷 郎珍汐 郎程贺 郎潍羽 郎江华 郎跃忠 郎信乙 郎纾言 郎宸语 郎梓宣 郎依雯 郎泽雨 郎唯怡 郎忆如 郎梓炎 郎水念 郎丰畅 郎淼思 郎以沫 郎济瑄 郎嘉李 郎珍溪 郎若颖 郎柔婷 郎宸瑾 郎江秀 郎泽宇 郎心语 郎佳怡 郎玥明 郎怡蕊 郎骐娴 郎玉林 郎梓彤 郎梓安 郎静瑶 郎丰汐 郎德元 郎思琪 郎修宇 郎枫芸 郎满熙 郎海云 郎禹婷 郎起茜 郎昱琛 郎泽鱼 郎丰论 郎彧烽 郎旭燕 郎思语 郎欣然 郎宜诺 郎德淼 郎静攸 郎宸霖 郎梓杉 郎紫桐 郎一苒 郎孟川 郎宜梁 郎嘉毅 郎昱喆 郎梓壕 郎驰漠 郎双诺 郎艾婵 郎志勇 郎梓熠 郎琳灿 郎芊慧 郎茜澄 郎唯翔 郎学敏 郎弋浠 郎博涵 郎润政 郎依诺 郎茜瑞 郎文萍 郎子乐 郎浩阳 郎涛易 郎奕娜 郎岩士 郎博达 郎芮瑶 郎苹宣 郎彦彬 郎梦汐 郎泽源 郎梓珺 郎白杰 郎大楷 郎周厚 郎清菡 郎弘哲 郎钰路 郎壹然 郎晓园 郎萧斌 郎佳聪 郎佰梵 郎印博 郎子嫣 郎千凝 郎奕平 郎昱宜 郎十安 郎惠亚 郎子樊 郎源仔 郎诗泽 郎明亮 郎若初 郎嘉辰 郎一雁 郎奕坤 郎子真 郎智臻 郎泽霖 郎子杰 郎宝玉 郎鸿泽 郎升睿 郎昱轩 郎悦丞 郎亭贞 郎伊淳 郎琛墨 郎惠然 郎敏涵 郎瑞泽 郎灵崇 郎采薇 郎千珵 郎智彬 郎子琪 郎聪鸿 郎怡萱 郎尚馨 郎烁涵 郎轩宇 郎梓涵 郎浩钧 郎智胜 郎辰曦 郎柳岩 郎梦涵 郎荣浩 郎英涛 郎从锌 郎羽彤 郎佳信 郎雪菲 郎梓恒 郎慧茹 郎勋展 郎宥绮 郎伊诺 郎靖禹 郎英侠 郎颂隆 郎奇其 郎晗易 郎佳乔 郎甫昔 郎江哲 郎梓懿 郎江涛 郎勋景 郎谊歆 郎岩惜 郎泽萱 郎品旭 郎思辰 郎彦超 郎维誉 郎荣春

本站已经为738,008个宝宝起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