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 百家姓 > 姓梅的宝宝名字大全

姓梅的宝宝名字大全

梅姓专题为大家提供梅姓的来源、梅姓的的历史、2024梅姓有多少人、梅姓在百家姓中的最新排名、姓梅的名人,以及向大家提供梅姓的好听名字等等,让大家全方面全方位地了解梅姓的相关知识。'

部首:木

笔画:11

部外笔画:7

部首:木

读音: méi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11

部外笔画:7

笔顺:横、竖、撇、点、撇、横、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

起源

梅姓主要源自:子姓。

梅姓源出有二:

1、出自子姓,为商汤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殷商时,君王太丁封其弟于梅(今安徽省亳州东南),为伯爵,世称梅伯。至商纣时,梅国国君梅伯为纣王所醢,后世子孙以封邑为氏。

2、出自他族所改。据《魏书》所载,汉时南蛮有梅姓;据《旧唐书》所载,北狄奚酋长有梅姓;清朝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梅佳氏后改为梅姓;清贵州贵阳府开州土司有梅姓;今满、土家、彝、蒙古、黎、东乡、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梅伯。商朝末年直臣,纣王时在朝任卿士。他为人正直敢言,见纣王荒淫无道,几次冒颜进谏,纣王不纳。时有臣劝他,忠言逆耳,以免招来杀身之祸,而梅伯却慷慨陈词:“文谏死,如果人人都不敢直言,朝廷还要我们这些大臣干什么?”他依然如故,凡遇纣王无道,即当庭指出,纣王忍无可忍,就把梅伯杀了,还残忍地把梅伯的尸体剁成肉酱,梅伯因冒死直言,忠贞不屈而流芳千古。武王灭商后,封梅伯之裔于湖北黄梅,号为忠侯,其后世子孙遂以祖先的封邑为氏,称梅姓。他们尊梅伯为其得姓始祖

沈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梅姓在浙沪、皖苏大部、河南东南、湖北东部、赣闽北部、湖南东北部、云南、贵州大部、广西西端、四川西南、重庆南端、黑龙江东部,分布率大约为0.12%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3.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0%,居住了大约66%的梅姓人群。在赣闽中部、湖南北部、贵州东部、广西中西部、重庆大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河南中部、鲁皖苏交界地区、黑龙江西部、吉林东北、辽宁南端,梅姓在人群中分布率大约在0.08-0.12%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0.5%,居住了大约13%的梅姓人群。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辖地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等。东汉时期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

宣城郡:西晋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从丹阳郡中分出来置为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地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阳、池州、石台、太平、泾县、宁国、广德等。

文山州: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胖舸郡,辖地包括今文山、砚山、马关县等。东汉隶牂牁郡,辖地包括今文山、砚山、马关、西畴、麻栗坡等地。

北海郡: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今山东昌乐),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

汉中堂:秦朝梅徽避乱迁陕西汉中,子孙发展后建祠称汉中堂。

内江堂:明洪武年间,有梅氏一支迁四川内江,子孙建祠堂称内江堂。

麻城堂:两汉时期,梅观颐偕李氏为避王莽之乱,迁湖北麻城,子孙建祠称麻城堂。

文山堂:以望立堂,亦称盘龙堂、群舸堂、越寓堂、胖舸堂、马关堂。

北海堂:以望立堂,亦称高阳堂。商王朝子姓源出东夷的一支,以北海玄鸟为图腾,封地梅国在青州,地望北海,因建宗祠称北海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亦称宣州堂、宛陵堂。宋人梅尧臣,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著有《宛陵集》,世称宛陵先生。

汝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上蔡堂、郏州堂、龙山堂。北海堂后裔夏壬祖转封汝南侯,其堂号便是汝南堂。

绩学堂:清朝天文学家梅文鼎擅诗文,子孙建祠称绩学堂。

尉仙堂:西汉寿春人梅福,官南昌尉,子孙建祠称尉仙堂。

太公堂:明朝梅士毅避乱迁贵州遵义府,子孙在綦江太公山定居。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33年),子孙在太公山梁家山建立祠堂,称梅家祠堂。

余庆堂:广西合浦县常乐镇梅屋村梅氏宗祠余庆堂。

一、mé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苗、黎、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商纣时有梅伯,以国为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云:“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于梅,是为梅伯,后以国为氏。”又引宋濂《梅府君墓志铭》云:“梅本子姓,其先梅伯,为殷纣所废,周武王既代纣,封伯诸孙黄梅,号曰忠侯,遂以梅氏。”此以国为氏,系出子姓。

2、《姓氏考略》据《三国志·魏志》注云:“南蛮有梅姓。”

3、又据《旧唐书》注云:“北狄奚酋长有梅姓。”

4、黎族之梅姓,分布海南之保亭一带。由王姓“抽签改姓”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黎族》。

5、由清代满族姓梅佳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梅”而得。汉代有梅福,寿县人,南昌尉;宋代有梅尧臣,宣城人,诗人;清代有梅文鼎;当代有梅兰芳,京剧艺术大师。

二、

梅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尤以云南、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多此姓,六省梅姓约占全国汉族梅姓人口74%。

梅姓起源:

1、系自子姓。商时梅伯为纣王所醢,周武王封梅伯玄孙黄梅,号忠侯,子孙以国为氏。春秋时梅国故城在今安徽亳州南。

2、汉时南蛮有梅姓,见《魏书》。

3、北狄奚酋长有梅姓,见《旧唐书》。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梅佳氏后改为梅氏。今满族姓。

5、清贵州贵阳府开州梅氏土司始于唐朝。

6、土家、彝、蒙古(255、344)、黎、东乡、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梅姓名人:

梅鋗,汉时益阳人,长沙王。

郡望:汝南。

三、

梅姓起源:见《直韵》。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582018年2014年
2013年1472007年2006年157
1995年1031987年1361982年205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145

梅姓好听名字推荐

梅莜玥 梅浩天 梅俊康 梅意寒 梅雨菲 梅邵东 梅亦冉 梅家赫 梅佳秀 梅书城 梅骏豪 梅清芷 梅兴仁 梅承砚 梅恪涵 梅宸燊 梅锦苏 梅鹤鸣 梅奕丞 梅芳瑜 梅书芃 梅祎涵 梅焕欣 梅开航 梅亦辰 梅诚志 梅蕊朵 梅明辉 梅诗蕊 梅译夫 梅晋宇 梅露娜 梅偌培 梅桐朗 梅鹤铭 梅星源 梅驷然 梅雪珍 梅筱兰 梅皓然 梅长圆 梅莉娜 梅乐瑾 梅静仪 梅贺筱 梅子轩 梅语佳 梅贺勋 梅澜灏 梅苏欣 梅锦乾 梅恒一 梅颂歌 梅佳慧 梅宇泽 梅竞嫣 梅艺腾 梅婉儿 梅子慕 梅嘉悦 梅诗睿 梅琪涵 梅子芊 梅敬宇 梅贺滢 梅芳菲 梅舒炎 梅敏娟 梅昕卉 梅润铠 梅志远 梅俪馨 梅雨悦 梅南迪 梅冬宜 梅墨辰 梅竹松 梅雨宸 梅景熠 梅峻瑜 梅瑾琛 梅江远 梅淳茜 梅皓哲 梅子妍 梅淑冰 梅璟瑞 梅少卿 梅士贤 梅浩森 梅一茗 梅沐妍 梅鑫豪 梅政尧 梅欣怡 梅语宸 梅佳奇 梅梓墨 梅容嫣 梅俊毅 梅承皓 梅思寒 梅钧淼 梅予戈 梅家驹 梅金鑫 梅译予 梅泽鸣 梅浩淼 梅梓洋 梅晨夕 梅玉鹏 梅贤硕 梅玉华 梅颢琪 梅梦婷 梅景辰 梅绪远 梅汪瑜 梅瀚鑫 梅良鹏 梅卿木 梅煜轩 梅沐瑾 梅诗伦 梅景天 梅雨希 梅谨墨 梅金雨 梅芊瑜 梅晋睿 梅敬浩 梅俞雨 梅宏宾 梅振阳 梅乐君 梅仲庆 梅克福 梅钰晗 梅源清 梅赛贤 梅航睿 梅鑫瑞 梅凯瑞 梅凯豪 梅炎高 梅子航 梅允珊 梅诗崎 梅盛华 梅善名 梅一诺 梅金月 梅毅涵 梅小森 梅钧雅 梅诗涵 梅奕暄 梅彦铭 梅致豪 梅江涛 梅珑腾 梅国友 梅诗墨 梅桐安 梅纪辰 梅展铭 梅千语 梅润潼 梅元熙 梅铭佳 梅嘉树 梅皓宰 梅淏淇 梅榕凌 梅伟领 梅月盈 梅亘杰 梅一帆 梅小笛 梅钊梁 梅丽娜 梅宏涛 梅皓喆 梅蓝心 梅馨瑜 梅梓月 梅梦茹 梅胡咏 梅志一 梅书熠 梅若伊 梅书焕 梅千瑜 梅子晴 梅琰钰 梅雨洁 梅乐萱 梅东烁 梅傲轩 梅徵臻 梅雨泽 梅玉如 梅奕铭 梅陈璐 梅小敏 梅筠雪 梅佳凝 梅伦滕 梅栩琳 梅锦晨 梅玹瑞 梅声华 梅霁阳 梅嘉腾 梅喻煊 梅永乐 梅如婳 梅铭玉 梅文斌 梅兰景 梅贞亦 梅昊霖 梅乐扬 梅均涵 梅子恒 梅凌寒 梅师华 梅佳恩 梅子怡 梅嘉卉 梅展滔 梅诗澳 梅曦霖 梅跃腾 梅诺暄 梅宇彤 梅鑫林 梅诗久 梅砚淇 梅妍菲 梅星羽 梅占森 梅茗然 梅洛菱

本站已经为682,957个宝宝起了名字